该用户从未签到
升级
  0%
 鲜花( 0)  鸡蛋( 0) |
发表于 2007-11-29 23:16:07
|显示全部楼层
一、降噪处理' _: D: I" J+ L; _
我们先做一个降噪的实例感觉一下它的功能。
3 P# F' @8 j' a+ f2 @0 t 说到降噪有好多种方法,大致上有采样、滤波、噪音门等几种。这当中效果最好的应该是采样降噪法。所以我们就先录取一段声音,再给它降噪。
. u8 g4 p+ A- @* P% F Cool Edit 2000可以录入多种音源包括:话筒、录音机、CD播放机等。将这些设备与声卡连接好。然后,将录音电平调到适当位置,就可以准备录音了。
5 M$ g A8 l* Y3 J 点击菜单File中的New,出现New waveform对话框,选择适当的录音声道(Channels)、分辨率(Resolution)和采样频率(Sample Rate)。一般使用Stereo、16-bit、44100Hz,这是用于CD音质的设置,效果已经不错了,点击Cool Edit 2000主窗口左下部的红色录音按钮,开始录音,并播放CD音源。完成录音后,点击Cool Edit 2000主窗口左下部的Stop按钮。Cool Edit 2000窗口中将出现刚录制好的文件波形图。要播放它,点击Play按钮就可以了。把波形放大后,将噪音区内波形最平稳且最长的一段选中(一般为没有音乐信号的间隔处)。 然后依次选取菜单里Transform项中的Noise Reduction 命令,就会弹出Noise Reduction的工作界面将界面中Snapshots in profile的参数改为800,FFT Size的数值改为8192,Precision Factor的数值改为10,Smoothing Amount的数值改为10左右,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改好各参数后,点击Get Profile from Selection按钮,几秒后出现噪音样本的轮廓图.关闭窗口,可以听听效果,噪音是不是没有了?不满意就再调调参数,因为音源与录音设备不同,所以需要反复的调试才能达到一个十分满意的效果。
6 T4 [7 Y& ]9 K2 \
$ z, w& h+ h9 B+ D) _二、自制卡拉OK伴奏带
, e$ b1 \# v6 d7 K4 [5 O) G; V; U+ F( x5 X4 n5 }8 [
下面一个实例是自制卡拉OK伴奏带。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自己十分喜欢的歌,但是又找不到卡拉OK伴奏带呢?现在有了Cool Edit 2000帮你,你就不会再为找不到伴奏带而烦恼了!我们可以自制伴奏带。
# R7 t, Z$ K. Z+ @4 S* d) u' z1 Y2 u+ @# ^/ N
首先我建议大家安装一个软件,叫豪杰超级音乐工作室。它不仅可以抓取音轨,还可以互相转换多种格式的音频文件,我们这里需要.wav格式的文件。运行数字CD抓轨一项,光驱中的曲目就会显示在菜单上方,挑选你要转的曲目转换即可,在Cool Edit 2000中调入转好的文件,选择菜单Transform项中的Amplitude里Channel Mixer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原厂预设参数中的VocalCut一项,然后关闭对话框听一下效果,这时你会觉得人声几乎没了,但听一会儿你会发觉似乎缺少了什么。没错,一些乐器的声音也被消掉了。那么只有从原曲中抽取这部分内容了(别忘了在下一步之前先把刚才做好的存一下盘)。
) q4 c0 B; Z- M# Q. U$ k& } 将源文件重新打开,选择菜单Filters项中的Graphic Equalizer项(是Cool Edit 2000的插件)。 为了更精确的调节频段,请将视窗切换为30段均衡视窗。然后调整增益范围,图中正负45dB,中间的10个增益控制基本上就是人声的频率范围。我们将人声覆盖的频段衰减至最小,边调节,边监听,直到人声几乎没有就可以了按下Switch Mulititrack Mixer View钮,打开CoolEdit Pro的多轨编辑视窗。
+ P* d5 Y0 u: O7 f* M" H6 ]% V 将时间指针停在开始处,以便于多轨音频对齐。在第一轨中按鼠标右键点击Insert项中的Wave from File,选择第1步中处理好的消除人声后的音频文件插入第一轨,再在第二轨中按鼠标右键插入均衡处理后的音频文件插好之后,播放听一下,是不是还可以?不行的话,就分别调大这两轨的音量.最后,如果满意了,那么在Edit菜单中选择Mix Down to Track项中的 All Waves,将两轨混合输出为另一个文件。等混音结束后,将它存盘即可使用了,不过用这种方法,不可能完全的消除人声,若是完全的消除人声,所付出的也是音乐失真的代价。不过你在演唱时,你的声音完全可以盖住没消干净的原声,也就没问题了!
8 \4 j" W S8 `7 Q
2 p5 q3 |0 ~% z: v! @/ A2 z三、添加音效
/ ] e V2 C! [+ q s/ f) G7 B
' V+ E+ u. w1 X& Q. ?& G: Y) A 其实在Cool Edit 2000中最激动人心的功能莫过于可以随意添加音效。在Cool Edit 2000的菜单Transfrm下,有20个子菜单,通过它们,用户可以方便地制作出各种专业、迷人的声音效果。如Reverb(余音),可以产生音乐大厅的环境效果;Dynamics Processing(动态处理),可以根据录音电平动态调整输出电平;Time/Pitch(时间/音调),能够在不影响声音质量的情况下,改变乐曲音调或节拍等等。这些功能就有待你的开发了!/ P4 I3 Q( p! ]! m; y& c
6 P! i" m7 G& E$ Z
* N; M2 s& H5 E8 G: B0 |
音调调整。在这里,你可以对你的声音做一些润色。例如,你的音调较低沉,可以提升高音使它更清晰;如果声调偏高,可将它调整的柔和悦耳。依你所需,选取波形局部或全部,用菜单effect/filters/graphic equalizer打开图示均衡器对话框,如图5。对话框的标签有三个,分别是10、20、30段的图示均衡器,够专业的吧,任选其一,做适当的调整,单击预览按钮试听效果,可边听边调整。满意后,单击确定按钮。注意,为了提高运行与预览的速度,你可以只选一小部分波形来操作。但是,必须做如下步骤以作用于全部波形:1、按工具栏撤销按钮取消刚才的调整作用;2、选取全部波形,按F2(“重做”的快捷键),按回车。那么,第“1”步骤的作用是为什么呢?不能对那部分波形做两次处理啊,因此,要撤销它。除了降噪可勉强做两次,其余效果千万不能这样做。 7 Q% C+ d+ t2 ^" q3 |$ ~8 _
美化声音。通过以上的几步,声音已经很清晰了,可你一定觉得还是那样干巴巴的不好听。在这儿,将是CEP的精华所在。它居然有超过45种的效果器等着你来选用。不要太贪心呀,你要是全用上的话,最后效果也不见得多么好,够用就算了。在菜单effect/delay effect(常用效果器)之下,还有几个子菜单,分别是合唱、延迟、动态延迟、混响、房间混响、回声等。可选中一部分波形打开相应对话框后,按下预览按钮边试听,边调整。因为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建议采用预设窗口中提供的现成效果,比你自己调整滑杆要强的多。这样,用效果器为自己的声音加上恰当的诸如回声、混响等效果。播放一遍,是不是动听的很。我已经听到你在偷偷地笑呢。如English不太好,可借用金山快译等工具来帮忙。
2 i Q5 O Q& t 音量量化。无论进行到哪一步,你发现声音波形过小或是太大,CEP都提供了顺手的工具。小比大要好办的多,过大就会造成波形上下两边特别整齐,这表明已经大于0db,形成了“消峰”失真,虽然有工具提供这种消峰现象的修整,但也要尽量地避免。我们使用音量控制效果器,可以说是CEP中用处最广泛的效果器了。先选取波形,依次打开effect/amplitude/amplify,打开音量控制对话框,如图3。从它左上角的两个标签中,可以分别打开constand amplifiction(恒定音量)与fade(渐变)两个对话框,使用方法大同小异,一般的情况下,使用右侧的预置窗口的现成效果就可以了。我们要调整整个声波的音量,选取右侧的一个预置效果,以分贝(db)为单位的boost(提升)或cut(衰减),可以单击右下侧的预览按钮监听效果,满意后,单击确定。淡入、淡出的效果与上述相似,选取开头或结尾的约5秒以下的波形片段,再在预置效果里选择fade in(淡入)或fade out(淡出)即可,一般应锁定左右声道。试听效果后,单击确定按钮。注意,淡入淡出的效果可千万别反着用上啊,那可太难听了。
. _6 ^( l0 V' V4 x( h6 d波形编辑。象大多数windows程序一样,CEP对波形的操作也支持删除、剪切、复制、粘贴等操作,且功能更全面、复杂,通过这些操作,你就可以把整个声波处理的毫无瑕疵。具体操作你可以象在其它程序中一样。CEP为你提供了相当好用的剪贴板功能,打开edit/set current clipboard(设置当前剪贴板),会发现,它为你增加到六个剪贴板供你使用。这在编辑文件时就方便的多,特别是重复使用的乐曲或是声响循环,到时,在相应的剪贴板提取就行了。别忘保存你的文件。 $ J# i7 \6 A+ D" T
多轨窗口。在波形上单击鼠标右键,点选insert in multitrack(插入多轨窗口),单击窗口左上角的单轨、多轨切换按钮,切换到多轨窗口,如图1。你编辑好的波形已在最上面一轨等候了。CEP的多轨窗口,与premiere、flash、cakewalk等的“时间线窗口”相似,它有一条竖状的亮线,播放时,随着它的移动,作用于经过的所有轨道。可以用右键向两边拖动某轨的波形,以改变它的“出场”时间。也可以上下拖动,移至其它轨道。各个轨道的左边按钮中,有三个较醒目的按钮R、S、M ,分别代表录音状态、独奏、静音,可按照需要选用与取消对此轨道的作用。三个按钮左侧还有VOL与PAN的选取项,可用直接输入数值或是右击鼠标打开控制推杆的方法,调整该轨的音量或是相位(声音来源的方向,即声相位置)如图1。 & J1 w5 u6 m) m: {8 i# E) y
按照我们的意图,下面为这首诗加入配乐。单击左上角的切换按钮回到单轨编辑窗。单击工具栏新建、打开按钮,在对话框中选择一首合适的音乐,支持WAV、MP3甚至CD音轨等很多格式,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看看就知道了,可在确定之前,单击play试听此曲。最让人高兴的是,CEP可以提取视频文件中的配音,不信你看看file/extract audio from video(自视频提取音频),支持AVI、MPEG等。在打开的乐曲波形上右击鼠标,点选insert in multitrack ,将它插入多轨窗口。如果需要,当然可以在这之前进行诸多的效果处理。插入到多轨的波形将被自动放置在空缺的最上面一个轨道。 ) I9 f( M& `( Z" c
多轨混音。进行到这儿,多轨窗中,应该有两轨波形,第一轨是你读的那首诗,第二轨是配乐。按住鼠标右键左右拖动某轨波形,将它的“出场”时间调整合适。下面要做的我觉得应该是调整两轨的音量比例了。它们之间,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唯我独尊。对某轨做整体的调整可能过于片面。这样,我们让音乐开始时照常,你的声音出现前,乐曲渐弱至一恒定音量,等到诗歌读罢,乐曲音量回到正常。依次选取view/enable envelope editing(允许包络线编辑),并且在show volume envelopes(显示音量包络)之前勾选,如需要,还可勾选show pan envelopes(显示相位包络)。在每条音轨的上部将出现亮绿色的音量控制包络线,和位于中间的亮蓝色的相位控制包络线(当然,这些颜色可以自定义),如图7。用鼠标可对各个轨道声波的局部或者全部,进行音量与相位(声音在左右声道间的位置)的控制。我们单击第二轨任一空白处而选中此轨,在朗读声相应部位的音量控制线上,单击鼠标加入控制点,上下拖动控制点,以减弱音量,音量百分比同时会显示出来。依此类推,在需要恢复音量的部位,做类似操作,使音量复原。同理,你也可以对相位做一番调整,使被修改的部位听起来声音是来自不同的方位。一般,控制点由两个组成,一个是开始执行,一个是执行结束。如图7。按键盘上home键,使播放头回到左侧起点位置,再按播放键(快捷键为空格)试听两轨合成效果,怎么样?不错吧?选“另存为”保存的话,将被存为专用的ses格式。
; T0 M; F; Y4 C4 C0 U 合成输出。全部调整妥当,进行最后一次的试听,因为这时还是多轨的wav格式,不便于保存与传输,就把它变成你所希望的音频格式吧。在file/save mixdown as...中,意为混缩另存为……也就是说,无论你存为哪种音频格式,CEP都将把若干轨道变为只具有左右声道,但是却包含了你编辑的所有声音波形的一个文件。你可以选择保存的种种格式,如MP3等,但是要混缩为WAV时,为保证通用性,建议选用windows PCM的WAV格式。
: j! ~ P" y" C- c. q5 J) \ 只要你不想让电脑成为一台哑巴机器,CEP就对你有用处,你会喜欢上它的。有兴趣可www.Syntrillium.com/cep下载试用版本。
4 V) _ L* [+ B 操作小窍门:空格键,播放与暂停。shift+home 选取当前位置至开始部分;shift+end 选取当前至结尾部分。home 返回开始部位;end跳至结束部位--多轨、单轨窗口均有效。在单轨的垂直、水平标尺,多轨的水平标尺,与两种窗口的时间显示栏右击鼠标,可自定义显示单位或样式。
9 x9 Z7 L* u5 K/ z1 e 真要感谢Syntrillium Software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款专业级软件。尽管如此,上述的这些,也许不及它功能的10 % 。一个好的作品=创意+素材+得心应手的工具+辛勤的劳动。但我相信,至少你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不断学习探索,几番耕耘,几分收获,让它为你的想象插上翅膀,助你到达成功的顶峰吧!
, W$ V8 n" q2 h/ W8 j9 F! y! |
! @& G2 `$ T# J( Z0 b+ kCool Edit Pro是一个集录音、混音、编辑于一体的多轨数字音频编辑软件。这里我们以1.2版本为例介绍一下在一般制作编辑音频时经常用到的功能的使用方法。4 U; N- ]( U9 R, F. ]4 H5 C" n+ S# I
首先介绍一下菜单和快捷工具栏的情况。+ |( Y* P+ i4 O+ _& b# s
File(文件):此菜单中包含了常用的新建、打开、关闭、存储、另存为等命令。: o3 J9 X+ }2 T& ~+ K0 R
其中的Open与Open As有一点区别,前者是一般的打开命令,而后者的意思是“打开为”,什么意思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了。其实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将已建立的文件打开,然后出现如 2的格式转换窗口,选择你希望的格式后点“OK”,经过一段漫长(2-4分钟)的等待后,你的原音频文件就转换成你刚才所选择的格式了。其实这个过程可以先用Open来打开文件,再用Edit中的Convert Sample Type进行格式转换来实现。真不知道David Johnston是怎么想的,弄这么一招,并不是说不好,而是实用性不强。
& s! y4 V% ?/ e, ?/ [ Open Append则是将打开的音频文件接在已打开的文件尾部,这样2个音频文件就拼接成一个大的音频波形文件了。: I/ k3 J6 u- z+ A
Revert to Saved则是重新载入以前最后一次存盘的文件,当前的所有操作全部忽略。其实这一步可以用先关闭该文件(不存盘),然后再打开该文件来实现。" a0 @7 r1 A2 q) ~
Close就是关闭当前波形文件的意思。
- f2 _ m# H; h3 U0 P; @ Close All Waves and Session关闭所有的波形文件(包括正在使用的文件和在当前任务中没有使用的文件)和任务(指多轨操作时的整个工作环境,暂时称它为“任务”)。只要使用这条命令,所有正在工作的“垃圾”和“垃圾箱”将被全部剔除。
# T$ v0 X( {0 p Close Only Non-Session Wavefrom关闭与当前任务无关的波形文件。6 s T3 P6 u1 ^5 R- h
Save和Save As就不说了(傻子都知道怎么用)。
" T0 j1 K, b5 F6 E* ]* ] Save Copy As就是把当前正在处理(过程中)的文件做一个备份存下来。但是别忘了另取一个文件名,否则...,你的原文件可就面目全非喽! M! e5 z: _2 E/ X7 m. H
Save Selection顾名思义将当前波形文件选中的部分存盘。' M, J/ M( J' B* h, e h3 n, ~
Save All则是全部存盘的意思。但是要小心,当你选择该项后,你就没的选择了,它自动将你完成或未完成的所有编辑工作和任务存盘(除非你正在编辑的文件或任务是新建的,它会让你确定文件名),一般最好不用。
5 G% n3 v: f6 O7 d D- z( W Free Hard Drive Space清理硬盘空间。在你进行音频编辑时,免不了要产生一些临时和Undo文件,你可以在这里清空它。: \/ v7 {2 |& G' I# F4 ^
Exit退出CE。
9 e8 J# ^/ H2 I( y1 f5 gEdit(编辑):此菜单中包含了一些常用的复制、粘帖、删除、格式转换等命令。
+ a) a1 z' A& V5 B* W* z Enable Undo打开Undo功能。
4 x8 k4 l6 Z' Y$ ^ [+ }2 C Repeat Last Command重复最后一次操作命令。不论你打开任何文件(包括当前文件)都能在该文件上重复上一次的操作命令。
c0 U+ I# u# g/ E4 w5 ?- E: E& A Set Current Clipboard可以选择当前使用的剪贴板。CE自己有5个,再加Windows95(98)的1个,一共有6个剪贴板可以选择,但一次只能选1个。
9 \3 ]$ g1 O4 @6 k6 ? Copy、Cut和Paste的功能相信大家都知道,复制、裁剪和粘帖是也。可以选中(高亮)当前文件的一部分进行复制和裁剪及粘帖工作。
! y- b5 S# l g( D# G3 F/ ? Paste to New将剪贴板中的文件粘帖为新文件。
, v- }" a) o/ \( R/ e Mix Paste将剪贴板中的波形内容混合到当前波形文件中。使用该命令时会出现如 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你可以选择混音的方式。。比如插入、重叠、替换、调制等方式,还可以选择将要被混频的波形数据是来自剪贴板还是已建立的波形文件。4 T2 b" f7 T" }; H' P A
Copy to New将当前文件或当前文件被选中的部分复制成为一个新波形文件,并在原文件名后加上“(2)”以作表示。4 g& S4 S' Y. h8 U. V. x9 R0 H2 O
Insert in Multitrack将当前波形文件或当前文件被选中的部分在多轨窗口中插入为一个新轨。
& g! f; N1 s. X- S1 M# ]% F/ e Insert Play List in Multitrack; t2 {" V2 O" B" L1 z
Select Entire Wave选择整个波形。此操作也可以双击鼠标左键来完成。
; ~( j" [* S/ p/ f3 G* G- V' p- Z Delete Selection删除当前文件被选中的部分。
- s2 Y7 O3 w% C6 V& ]! z5 D Delete Silence删除小电平的信号(接近无声的部分)。但在进行该工作之间要选择一些参数,比如多少分贝以下、多少时间以上等参数,这样CE才能确定去除小信号的额度。注,删除小信号后当前文件时间会变短,因为是将符合要求的小信号部分全部删除,而不是减小音量。2 N$ B- ~2 `: B5 V. U8 k/ o) ~- \
Trim将当前波形文件中未被选中的部分滤除。在不存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Revert to Saved命令恢复原文件,或者使用Undo功能恢复(当然你得打开Undo功才行)。, J8 [; v% L( H" _; v1 l& |
Zero Crossings调节所选中区域(部分)的开始和结尾到最近的零点位置。零点就是一个有效的正弦波与中心线的交叉点。该功能的使用比较深奥一些,而且用的也不多,不过还是稍微说一下。在该菜单里还有一些选项,分别给大家简单提一下:
* J; s" v( W p) w, i% x2 R8 oAdjust Selection Inward将波形所选区域的起始和结尾处调节至在该区域范围内最接近零点的位置。) n! J/ U* o7 Y/ U
Adjust Selection Outward将波形所选区域的起始和结尾处调节至在该区域范围外最接近零点的位置。
/ N# _4 b+ f, q$ G+ c$ h- N: WAdjust Left Side to Left将波形所选区域的开始处(左边部分)向左边调节至最接近的零点的位置。
9 \3 S# A8 X5 b6 v1 ~. | e# DAdjust Left Side to Right将波形所选区域的开始处(左边部分)向右边调节至最接近的零点的位置。
3 X, c! N- @' m+ N% u# J, [Adjust Right Side to Left将波形所选区域的结尾处(右边部分)向左边调节至最接近的零点的位置。+ `9 @1 C. ~. `$ Z7 K! S
Adjust Right Side to Right将波形所选区域的结尾处(右边部分)向右边调节至最近的零点的位置。
: B% C4 R% t% m好像不太说的清楚,其实也很简单:如果起始点和结尾点刚好在零点位置上,那么相当于所选区域的开头和结尾正好处在无声的状态,当你进行复制、粘帖等类似的工作时,对原波形文件的整体破坏也减至最小,至少在听感上要比随便复制、粘帖要好一些。
( z, o6 O* ^5 c& q. i9 h$ k# h% t 该功能特别适合那些经常进行波形拼接及制作的朋友。
. y( v, m/ {9 L( j3 ^* ^ Find Beats用此工具可以迅速的帮您找到音乐中一个完整的拍子(有点类似节奏)的开始和结尾点。也就是2个重音(大电平)信号之间的部分,这样你可以很方便的制作loop(比如鼓loop等)。
2 h) [: ~ T I8 p# b Auto-Cue自动标示。它下面还有几个选项:6 u6 m% e! k; c, Z( F- N! O1 x
Adjust Selection to Phrase就是在所选中(高亮部分)区域内确定一个段落(这里的“段落”是本人暂时给它取的名字,这样比较好理解一点,字面翻译是“常用语句”的意思)。段落也就是从信号小电平变成大电平开始到大电平信号又变成小电平结束的那一段区域。
# X- `2 Z/ B6 E# p3 d' c$ h Find Phrases and Mark寻找所选区域内的所有段落,并将每个段落作上队列标记,添加到Cue List(队列列表)中。 ]. F: B1 H9 A/ C
Find Beats and Mark寻找所选区域内的所有拍子,并将每个拍子作上队列标记,添加入到Cue List(队列列表)中。" a: X; C; i6 T
Auto-Cue Settings当鼠标按下时就会出现如 的对话框。以上几个命令选项具体执行时对于大小电平的区分都需要根据此参数值来确定,此参数可以用Find Levels自动获得,也可以手动修改。 ! Q6 J$ T* I# v
Snapping将指针快速的移动到一规定的位置(字面翻译是“对齐”的意思,但是用“对齐”很难说明白)。具体的位置根据它的3个子选项来决定,最好用的是第3个选项Snap to Cues。在Auto-Cue里如果已经建立了多个段落或拍子,那么在播放控制快捷栏内前进和倒退时就能根据标记快速的跳跃到下一个位置。- j* l, @! m# i& ~5 X& |, W
Adjust Sample Rate采样率调节。该采样率调节只是调节声卡播放当前音频文件时所采用的采样率(当然声卡要能支持所选择的采样率,否则不能播放),而并非修改当前文件的采样率。当改变采样率后,时间轴上的时间标尺会有所变化,采样率取低时,时间延长,反之缩短。 1 y8 S. A: H& ^2 ~. q
Convert Sample Type转换采样格式。用此工具转换后当前文件的采样率将会被改变(播放时间不会变),文件大小也会改变,且处理时间也较长(大约2-4分钟)。可以在采样率、声道数及分辨精度(量化位数)参数上进行选择,在选择8位量化时,还可以选择抖动参数。
. [% F! a! Q$ Z" H2 _ Edie Tempo计算拍子。输入一些必要的参数(如每拍的时间),就能计算出当前曲子的总拍子数。
# V/ H' f9 @" C" G y& v" j l Undo Last Action等同于Edit菜单中的第一项Undo XXX(其中的“XXX”要看具体的最后一次操作)- j+ m( |$ x3 a: N& j! F
Enable/Disable Undo等同于Edit菜单中的Enable Undo/ m% Y: g& p0 E2 H
Delete Seleced Portion等同于Edit中的Delete Selection0 N/ T% j* n" G: J
Trimout all except selected portion等同于Edit中的Trim
5 G) ~0 |8 T( B& G4 e$ T4 r Copy selected portion to clipboard等同于Edit中的Copy! B( e- f0 D m3 y# M' D. |- _
Cut selected portion to clipboard等同于Edit中的Cut
6 Q+ h" P* P" p' \ Paste clipboard into waveform等同于Edit中的Paste
, l9 w) K) t) v5 U Mix Paste等同于Edit中的Mix Paste8 z( |7 G C4 B/ x! [8 O4 ?8 |
Adjust selection to,or find zero crossings在执行该操作时如果在当前波形文件中已选择了一个区域,那么该操作相当于Edit菜单中Zero Crossings中的Adjust Selection Inward;如果没有选择区域,那么该操作相当于在当前指针处向右寻找最近的一个零点位置,与Edit菜单中的Zero Crossings中的Adjust Left Side to Right相似(其实在没有区域选择时是一模一样的)
# x% j3 r* ^: \* R6 O+ y- m* h Convert Sample Type等同于Edit中的Convert Sample Type# A* ?. _+ z3 A
Add current selection to Cue List将当前的选择块(所选区域)作出队列标记,并添加到Cue List(队列列表)中。
: g* f8 P% ^) _
* t9 Q+ m4 d& F% v" d! y* z( hView(视 ):此菜单中包含了一些CE中常用视 的开关项。5 g. D' `+ i' S5 h/ v
Muititrack View按下此菜单项就转到多轨编辑状态( v" [8 ^7 P" G" i4 r7 v
Waveform View波形显示菜单项% h% H% T3 v5 q# W) C, d
Spectral View频谱显示菜单项,与波形显示只能两者选一! e9 k( s" b# q7 m
Show Grid显示波形编辑窗的底格
2 }3 x3 t: j4 b: b" l8 S Show Boundaries显示波形编辑窗每声道上下的边界线" C, o9 e0 K& s- V
Show Cue Bars显示波形编辑窗中队列指示条: g" |/ S% o$ b- h
Show Status Bars显示CE窗口底端的状态条
0 ?) a4 }: C( |4 ^0 {) `. X Show Level Meters显示音量指示) u' P& j9 `+ |0 [6 J6 w. n3 M/ a
Show CD Player显示CD播放控制栏% R v6 |5 C9 z5 w S" V+ d+ q, v6 z
Viewing Range波形编辑窗口显示波形文件的范围,按下此项后有一个对话框,添入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那么所选时间段的波形就会完整显示在波形编辑窗中
' {9 Z y- D- c4 o( N/ L( u Display Time format当前波形文件所显示的时间格式选择,与之有关的选项共有12个,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般默认是十进制的“mm.ss.ddd”(分.秒.毫秒)。最下面还有两个不太相干的选项Edit Tempo(和Edit中的一样)和Define Custom Frames(默认的自定帧数)
+ { X* B% G8 o- Y Vertical Scale format改变波形编辑窗口右边的垂直刻度格式,可以在Sample values(采样值)、Normalized values(标准值)和Percentage(百分比)之间选择+ X) [4 b8 c0 |0 g0 G/ J% s1 Q
Status Bars调整CE底端状态条的指示项目,有“鼠标指针所在位置的电平和时间值”、“采样格式”、“当前文件大小”、“当前文件时长”、“硬盘空余空间”、“硬盘空余时间”和“播放时间显示”七个选项3 s _/ R9 p& e3 [* ]3 f
Info当前文件的信息,你可以在你编辑制作的文件中加入你的版权信息等
& h7 O/ U/ W% c Sampler Info当前文件的采样信息
* U/ G% [9 b" B# K3 |: @ Cue List队列列表 中显示出当前文件已经被选定了三个队列。此队列列表对话框是浮动菜单,你可以在打开它的同时进行其他工作,如果这时队列发生变化,此对话框中会马上显示出来。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对话框的右下方位置右个Batch按钮,当你选定列表中任何一个队列时,它会被点亮,按下后出现对话框。Set Amount Of Silence的功能是在所选定队列的起始点和结尾处范围内的两端各插入一个小电平(零电平)信号,此信号的时值就是下面所选定的时间值。这样当前文件长度就会发生变化(所增加的时间就是选定的两个时间值之和)。当然你可以再次进入Batch里,将时间值全改为“0”,那么当前文件的长度又回到原来的大小了。哪怕在未改回原长度之前已经存盘了也不要紧,将存盘文件打开,你会看到原来的队列(你曾经处理过的队列)还在,那么进入Batch,将时间值改成“0”后确定,就又回到原来的长度了。Batch对话框的下半部分还有个Save to Files选项,我想不说大家也知道是将所选的队列区域内的波形文件另存为一个文件。Filename Prefix后面文本框内添入所希望的文件的前缀,它会自动给文件编号。再下面两个就不说了,这都不会,那这几年的电脑就白玩了。( }0 ^ C2 y8 ]) C
Play List播放列表
6 ~8 O! B! G2 S# a4 G Time Window播放时间浮动窗口8 R2 x# i5 @! t; ~% A3 N) m
Switch to Multitrack Mixer View等同于View菜单中的Muititrack View, n) y* ]/ H* y3 z+ f
Toggle Between Spectral and Waveform views等同于View菜单中的Waveform View和Spectral View% G8 v3 |+ G( l8 U- B
Additional Information to be contained in WAV file等同于菜单中的Info
' S; \$ X+ S1 ?8 a" v' h9 m3 |Edit the left channel of a stereo Waveform编辑立体声波形文件的左声道# R7 F G6 Z, u) e0 {2 N4 u) i
Edit the right channel of a stereo Waveform编辑立体声波形文件的右声道3 C% h+ v! `9 L. U/ D F- g
Edit the both channel of a stereo Waveform同时编辑立体声波形文件的左右声道
* f. {4 I J8 X9 k8 OOpen cue list等同于菜单中的Cue List1 T7 y/ x8 M' g" f8 u" O
Open play list等同于菜单中的Play List
- i: e6 y* k6 I2 K% [5 C( T& vCompact Disk Player Controls等同于菜单中的Show CD Player' T& a' b3 E$ M X
' B3 a% b2 n$ q1 p; \
3 l) i$ d5 x! A+ g2 j! g4.Transform(加工处理):我想CE中这部分功能是大家用的是最多的。它包含了在编辑处理音频时要用到的如反向、颠倒、相位、动态、延时、混响、滤波(均衡)、降噪、失真、变调等大部分的功能,还能调用Directx的插件效果器。下面将一一讲述。
* a; Q5 m% {+ t4 D% V9 u Invert颠倒:将波形的上半周和下半周互换。此功能可以间接用来消除原唱人声,你只要将两声道中的一个声道颠倒后,再将两声道合并为一个单声道就行了(相当于两声道信号相减)。当然要得到好的效果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这样操作后原声道信号中的大部分声音也被消掉了,对原音效果的破坏极大。(以后会给大家讲讲怎样使消除原唱人声的效果最好)
/ x4 B4 K+ i8 t* r' ]" W% R' l8 ~- h Reverse反向:将波形或被选中波形的开头和结尾反向。
q5 o. T; f& }8 _ Silence无声处理:与Edit里的Delete Silence中的“Silence”不同,它是指接近零振幅的信号,而这里是指真正的零信号(振幅),被处理的波形文件时间长度不会发生变化。1 d: q( f/ t2 O3 s# q' `
DirectX这个选项里都是支持Direct的效果器插件。但是由于CE对它的支持不太好,以至于大部分的Direct效果器不能使用,包括该选项中能看到的和看不到的(有的效果器在这里根本就不出现)。
% j; D; _8 i0 ^. j: ^ Amplitude振幅方面的处理:该菜单里还有七个选项。
$ @$ }# ~4 ~% g7 G+ V Amplify将当前波形或被选中波形的振幅放大和缩小:当按下该菜单后将出现如图16的对话框,大家可以看到在这里除了有平常的Constant Amplification(改变振幅大小)的功能选项外,还有Fade(淡入淡出)的效果选项。在右边列表内是一些厂家预制的方案设置,你可以简单的在里面选择你想要的参数来运用。如果里面没有你想要的,而你又经常要用到,那么你可以将想要的参数设定好,然后按Add钮取名后存入列表中,以便以后使用。在淡入淡出对话框中还有一些参数设置讲一下:4 { t4 j% a" Z) [
Linear Fades和Logarithmic Fades是线性变化和对数型变化的选择
2 l$ y9 K% c8 S* C7 t5 Y# Y; t; d Lock Left/Right将左右声道关联& r; h X4 \. J5 N& c. t( Q
View all settings in dB是百分数显示与分贝数显示的选项
/ a/ J( d3 B" } Enable DC Bias Adjust,to是自动直流微调功能。如果发现原波形中有直流偏移(正负),只要选中该项,然后输入0%,就会自动将原波形的直流成分调节到零位置(中心位置)。
7 m2 [# j5 T, `. z% l- T Calculate Now将根据你所选择的波形的最大振幅和在它左边Peak Level(峰值电平)里所希望达到的振幅的预设值进行计算,从而自动将音量(振幅)增加到您所希望的值。0 p4 [- h- q3 z" y
Channel Mixer通道混合:将当前波形文件的两个通道进行混合输出新的两个通道,混合时可以选择混合的比例及是否颠倒等参数,同样在对话框右边也有一些厂家预制的参数值可供选则。9 N1 J3 X+ c8 C0 E% c% D9 V
Dynamic Processing动态处理:打开后可看到对话框中有4个标签项,分别是Graphic(图形模式)、Traditional(传统模式)、Attack/Release(攻击和释放时间)、Band Limiting(带宽限制)。其中图形模式和传统模式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只不过操作方式不同(图形和文字)。动态处理不仅可以进行动态压缩(一般在制作母带时常用),也可以扩展(比如用在动态较小的录音磁带上),而且带有多个厂家预制的设置参数,可供选择。
2 g- X" E6 G* {. t( g- C Create envelope建立包洛:该功能对普通的音频编辑来说用处不大,只不过在随着时间变化的同时幅值也根据你预设的值(用鼠标在图形上拉拉点点)发生变化,但是你如果制作音色就有用了。% b/ K U3 a4 U: }& J
Hard Limiter限幅器:它和动态压缩可不一样呦。听命称就应该明白,动态压缩和扩展是动态的,只有振幅达不到所规定的要求时它才会动作,也就是随着一首音乐的开始到结尾每一处所增加和衰减的幅值的比例都不同(动态的嘛),当然还要看你所设置的参数。正因为它的动作过程是改变振幅,而限幅器也是改变振幅,所以很容易搞错。不过看了前面的话你应该明白了吧,也就是说限幅器是静态的改变振幅,从音乐开始到结束的幅值改变量是相同的。
; Y3 E! d& n$ P Normalize标准化:将当前波形(或选定的波形)振幅值的最大值调整到最大电平(0dB)的规定值内。用这个功能可以将音频信号电平调到最大,而不至于消波。4 ]: c, P* j5 u1 G: L1 u
Pan/Expand声像和立体声增强:按下后出现一个简单的对话框,用鼠标在画面上简单的拖动就能调整声像的位置和立体声扩展幅度了,还有几个厂家预制的参数值可以选择(没有也无妨,功能较简单)。6 \' }% [' E6 H
Delay Effects延时效果:此菜单下还有合唱、延时、回声、相边、混响等子选项:
4 T$ t1 R* u, z2 }3 {* c7 OChorus合唱效果。在Chorus Characteristics(合唱特性)里有下面几个选项:! V. J5 N% Q7 i2 R' n3 V
Thickness是调节合唱的声音密度(几重唱的意思)
: d0 Y n- I. K, e* B7 R Max Delay调节最大延时值4 |0 c5 o8 a" W. p& W
Delay Rate调节延时的速率
) K9 [; \' @0 G R Feedback反馈深度
+ y( N: k/ s3 x: A Spread调节扩散度, M" O% d& Q1 o3 q# V7 {8 R" e* T
Vibrato Dapth调节振音深度
) s/ B; d, ?" W( ^& f Vibrato Rate调节振音的速度
/ U. x, F4 k! `- y' P 在Stereo Chorus Mode(立体声合唱模式)里还有几个选项,
' s* T1 s5 D7 T& k' J5 G7 g Average Left & Right平均左右声道,使用后你的立体声音乐就变成单声道了
. D8 q4 |9 v- r a9 `7 F; F: i2 N. C* t Add Binaural Cue使每个延时的声音分别出现左右声道中,从而增加听感 d; V' _+ X+ T; p
在Average Left & Right和Add Binaural Cue下方还有一个调节度为100%的滑动块,是用来调节立体声合唱效果的,越往右声音越宽阔(因为场地宽阔了),反之则狭窄。% b) Q+ @3 G. E% }$ W1 {
再往下就是原音与效果音的混合比例调节了,这就不用说了。剩下来几个简单的功能键应该知道怎么用了吧!( u9 y3 d5 |4 j! o4 x
Delay延时效果:很简单,只要在左右声道各自选择延时时间和混合比例就行了,不过在对话框右边还有很多厂家预制的设置参数可以直接拿来用。
8 Q, Z2 m' A9 g! [# I" N( [4 i Echo回声效果:也应该算简单吧,除Decay(衰减度)、Delay(延时时间)和Initial Echo Volume(初次回声的音量)等基本功能以外,还有Echo Bounce(使回声在左右声道之间依次来回跳动),效果很明显。在下方还有个回声均衡调节器,有八段均衡,用于调节回声的音调(对原始声无作用)。在Echo的对话框右边除了一些厂家预制的参数外,还有个Continue echo beyond selection的选项,如果打上勾,在你处理完该波形后你会发觉在所选区域超出右边界的那一小部分也被加了回声效果,而且此效果会自然衰减到零为止。其实这是在到达右边界时曾经已经产生的初始回声的自然衰减音(过了边界后就不再生成回声了),不信你将衰减度调低一些试试,保证这个衰减音衰减的特别快。& v5 a/ z+ O# S+ P( |0 d
Echo Chamber三维回声效果室:以一个三维虚拟空间所产生的回声效果。如图18所示,大家也看到了,它可调的参数可多了。除了房间的Length(长)、Width(宽)、Height(高)、Intensity(回声强度)和Echoes(回声数量)外,更有Damping Factors(衰减因子)、Signal and Microphone Placement(声音来源和话筒的位置)等特殊参数,以便于更真实的再现室内回声的效果。在这些参数中衰减因子中的左、右、前、后墙、地板、天花板参数,一般最大值应为“1”,“1”代表不衰减,因为一个声源不可能在无外力的帮助下产生比自己更强的声压(其实“1”也已经是理想状态了),当然你如果要特意做出这种类似自激的效果就另当别论了。声源(原始音和话筒)位置的设置参数中还可以调节声源离房间左右墙、地板的距离,够仔细了吧!在下面还有Mix Left/Right into Single Source(混合双声道为一个单声道信号源)和Daming Frequency(衰减频率)的参数可选。: d1 w0 T( \* L4 n' _% j* N) g
Flanger镶边效果:。第一行的从Original(原始声音)到Delayed(延迟声)的调节划块用于调节两者之间的比例。Inital Mix Dleay(初始混合延时)用于调节初始延时的延时时间,Final Mix Delay(最终混合延时)用于调节最后延时声的延时时间。中间还有Stereo Phasing(立体声相位)和Feedback(反馈量)的调节。在左下角有Inverted(颠倒)、Special EFX(特殊效果)、Sinusoidal(正旋波)3种相边模式可选,当Inverted效果选中,而比例为50%、延时时间为0时,原声音会与相边效果音抵消掉,当然抵消的不是很彻底,还是能听到一点点声音。当Special EFX效果被选中后,对话框第一行的Original到Delayed就变成了Original到Expanded(扩展)的调节划块了。而当Sinusoidal被选中后,初次延时音到最后延时音的产生会以正旋波的曲线进行。中间下方的Rate(速率)参数调节区则有Frepuency(变化频率)、Period(周期时间)、Total Cycles(所有的周期数)的参数,这三个参数只要任意填其中一个就行了。因为它们是有关系的,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我想就不用说了吧,而Total Cycles是根据您在当前波形中所选区域的大小而定的,也就是选定波形文件的时间长度除以Period周期后得到的数字,这下明白了吧!
% P/ C5 S; C: a4 k, g Full Reverb完全混响(暂时这么翻译):这个混响效果在以前的版本中是没有的,比以前那个Reverb好得多,可调参数也多。打开对话框後可以看到它有3个标签:General Reverb(常规混响)、Early Reflections(早期反射)和Coloration(混响色彩)。
' H7 F7 S+ V4 Z! I; X8 S 在General Reverb标签里有:
% _9 T- ~4 o* u4 C& ^) c: b Total Length(总时间):所有混响的总时间长度& k; X7 O; n1 {- G1 U$ x% D. c" }
Attack Time(攻击时间):混响声从开始到达到它的最大振幅所需要的时间
2 |: M& L+ h! M( {1 W Diffusion(扩散度):该参数控制混响产生的比例(速率),值越大越听不出有回声的感觉,声音更加自然* i* Z# D' o" N% I
Perception(感觉):这个值是调节环境的不均匀度的,值越低声音越平滑,但太平滑声音就不自然了。一个声源最终所生成的混响肯定是由该环境中好多不同(不同物体的反射)的混响声组合而成的,所以一般不均匀度在40左右就能营造出一个比较充分自然的混响效果。' a% p4 x9 B3 J4 | b- u
在Early Reflections标签里有:
F% j5 x; R- T% u) I: G Room Size(房间尺寸):所需混响效果的房间尺寸大小! [" |( d6 j, C1 h6 _
Dimension(尺寸比例):该参数可调节房间内长度和宽度之间的比例,因为不同长宽比的房间对混响的产生也是有影响的,一般在0.25到4之间的值能获得比较好的声音混响。(注:高度不能调节)
7 [8 R5 P, Z2 q9 ]( m3 K Left/Right Location(左右位置):当声源不在房间的中心位置时可以得到更多的不同的早期反射回声,一般选在左或右的5%到10%以内
+ g# b6 d5 T# {, [- ^ r \8 ? High Pass Cutoff(高通滤波):低于该频率以下的信号将给切除,最大值22.05KHz
/ P$ e7 p$ i/ J8 I: g 在Coloration标签里可以修改所产生混响的音调(色彩)。有三段音调调节,其中中频还能修改Q值(相当于中频的频带宽度),还有个时间调节参数(用于调节混响衰减的时间)。( ?) T! z5 S% ^2 R4 d, H
在最下方则是混合输出时用到的一些参数设置:Mixing(混合比例)中有Original Signal(直达声)、Early Reflections(早期反射声)和Reverb(混响声)。Early Reflections的右边还有一个Inclute Direct的控制选项,该选项选中后,混响中就会有“原始”(打引号是因为它并非真正的原始声)的直接的声音,但该声音的左右声道是有一定的相位差的(该相位差与在Left/Right Location中的设置有关)。再下面还有一个Combine Source Left and Right(混合原始声的左右声道)的选项,就是在进行混响效果之前先将立体声信号混合(一般不太会用)。在对话框右边也有很多厂家预制的参数可供选择。* y7 _5 E: H) O( n
Multitap Delay(多重延时):这个效果相当于是延时、回声、滤波和混响的集合,最多可以加到10种不同的延时(这个“延时”是“多重延时”的其中一个单元)组成一个多重延时效果。图中Delay Units窗口中依次排序的6种delay就是不同的6个延时单元,最多可以增加到10个,可以按Add New和Remove增加和遗除。分别选中其中一个单元,则在上面的箭头图中当前延时单元指示箭头会相应变成红色,并在它右边的参数选择栏显示当前选中的延时单元的各项参数值:在Delay里面有Offset(偏移量)、Delay(延时时间)、Feedback(反馈量),还有个Allpass Feedback(这个功能就是在进行延时处理时忽略波形中的直流成分,如消波等)。在Delay选择框的下面是Low-cut Filter(低通)和High-cut Filter(高通)滤波,可以提升也可以衰减所选则的频率范围,具体看你输入的值而定。再往下的三个选相比较好理解,Left Channel(左声道)、Right Channel(右声道)和Both Channels(双声道),也就是当前选择的延时单元是对哪个声道有效。在对话框左下角有厂家预制的参数,如果你对参数的调节还比较生疏,那你可以直接调用厂家的预制参数。6 A" p) ]6 [) C! G' @8 d3 l
(注:以上讲到的Offset在实际使用时只要数值大于Delay的数值效果就不明显)6 `3 @+ J, D7 f5 V, ^
Reverb(混响):这个混响效果与Full Reverb比就差一些(其实是允许调节的参数少一些)。从上至下分别是:Total Reverb Length(总的混响时间长度)、Attack Time(攻击时间)、High Frequency Absorbtion Time(高频吸收时间:这有点类试人声处理上经常用到的高频滚降混响效果)、Perception(感觉)、Original Signal(原始声源比例:也就是直达声比例)、Reverb(混响比例)和Combine Source Left and Right(合并左右声道)的选相。其中Perception(感觉)的调节滑块左边表示Smooth(平滑:听不出一次一次的回声),右边表示Echoey(有明显的回声)。其他就不多讲了。
6 P A% c# | b& g2 } Sweeping Phaser(变化的相位):也就是相位会随着所选参数的不同而自动变化(注:相位变化也是延时的一种千万不要跟声像变化混在一起)。在Filter Characteristics(滤波特性)里有下面几个参数可调节:# v' T" Y; I$ b8 _$ M5 |$ [9 S
Sweep Gain(扫描增益):也就是所选频段的相位变化的提升量' r+ e/ i4 z9 p6 L
Center Frequency(中心频率):自动相位变化的中心频率5 O5 u( ^( K" L- ?" r0 z* h) @
Depth(深度):自动相位变化的深度,如果选择“0”,则相当于没有变化,你最多只能听到所选频率被提升的效果(这样还不如实用均衡器来的方便)) z0 d k& A( B& m, m- N+ f
Resonance(共鸣):也就是当提升所选频率时所能带动的该频率附近的频带宽度,当你选择“0”时,相当于在Center Frequency中的频率数值无效,在Sweep Gain中的增益值对当前波形的所有频率均有效(也就相当于将当前音频波形提升音量)。
1 A3 f, K0 y! _2 _6 s/ J8 U/ j7 P Sweeping Rate(扫描速度):在自动相位变化时来回扫描速率
. q/ Z0 @1 e8 U2 I! N Stereo Phaes Difference(立体声相位差):如果当前被处理的波形文件是立体声的,那么这个选相可以在左右声道之间产生一个固定的相位差(差额可以自己定)
, J2 j+ V3 ?; U9 N 而Period(周期)和Tempo(速度)的参数是和Sweeping Rate连动的,你可以在三者之间任意输入数值
) \# n, ~; W3 c9 o 在Sweep Modes(扫描模式)里面有四个选相:Sinusoidal(正旋曲线)、Triangular(三角波)、Log Frequency Sweep(对数性频率扫描)和Linear Frequency Sweep(线性频率扫描),这几个参数决定了相位变化的变化曲线% v: F1 h! r- ^, K& G
在对话框的中下方还有两个选相:一个是Filter Type(滤波方式),它还有Band Pass(带通滤波)和Low Pass(低通滤波,其频率值就是中心频率中的参数值)两个选相;另一个比较简单,就是Master Gain(主增益),包括原声和效果声的总增益。
: w! @; h, y* Y' m- T0 h P 剩下的又是一些厂家预制的参数值,自己看着办吧。
* x+ y+ D9 z3 ~2 p Filters(滤波器)在它下面还有好多选项:
8 N! k$ v" Q. P! a5 f FFT Filter(FFT滤波器):这个滤波器使用起来还算简单。在对话框的图形窗口中你可以任意画出所需的滤波曲线,并且每个频率转折点可以左右(频点)上下(提升衰减)移动,相当自由。下面把其中的一些参数讲一讲:Passive和Logarithmic显示模式:激活Passive模式时,它以百分比来表示频率点的提升和衰减,大家应该看到了对话框右边的百分比标尺,在该模式时100%相当于没有变化。而在Logarithmic模式时,它以分贝(dB)数来表示频率点的提升和衰减,对话框右边会变成以“0dB”为中心的分贝值标尺,在该模式时0dB表示没有变化。两者的提升衰减量的标尺范围都可以改动,大家可以看到在图形频率窗口的右下角有个Max和Min的参数调节栏,在这里可以输入你想要的提升和衰减量的范围(百分比或分倍数)。在图形窗口的正下方还有Log Scale、Spline Curves和Flat的选项:Log Scale表示频点标尺的显示模式,为选中时是线性模式,从左至右均匀分格;而选中后为对数显示模式(在厂家的扬声器频响曲线图上经常能看到),从左至右成倍数分格。当选中Spline Curves参数后,频率曲线将会变得很平滑。当按下Flat后(可要想好了,按下后就不能恢复了),图形窗口中的频率曲线将变成一根零变化的直线。
7 E2 D, |( ]6 T6 x; a) s( C 再往下是FFT Size和Windowing Function。其中FFT Size(FFT尺寸)的大小关系着滤波器的处理品质和速度,值越大品质越高(声音自然)但处理速度越慢,反之...。一般取值在1024到8192之间,你也可以在预览时选择小的值(如512),等到最终处理时再改成较大的值。Windowing Function中的几个选相决定了在进行滤波处理时所产生的纹波抑制和转换宽度的数值,如果你觉得处理后的音频效果不好,可以试试变换一下选相(具体的用处不是很明显)。
+ X% \4 g- f9 [( P$ X& T 在Time-Cariable Settings也有一些参数选择项(其中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功能,请往下看):Lock to Constant Filter(锁定常量滤波器)也就是锁定一个固定的滤波器,当然滤波曲线(系数)可以自己定的。而当该选项被释放后,对话框右上角的View Initial Filter Graph(初始滤波器图形窗视)和View Final(最终滤波器图形视窗)被激活,也就是可以在当前波形文件上(或所选区域)使用两个滤波器(一个初始滤波器,一个最终滤波器),同时在它下面的Morph和Precision Factor选项也被激活。你可以在初始滤波器视窗和最终滤波器视窗分别设置(调整)频率曲线,这样就会按照默认(从初始滤波器开始到最终滤波器结束,以线性关系变化)的变化曲线进行处理。当然如果你想让它根据你制定的曲线变化也没问题,按下Precision Factor钮会出现对话框。上面的图形就是变化曲线,横坐标是时间轴(时间长度是根据你所选区域的长度而定的),纵坐标是从初始滤波到最终滤波的变化比例(百分比),当然你可以改变该曲线的形状,就像在前面的图形滤波曲线窗口中一样调节。中间有个Graph response at point(在每个点反应图形)的选项,将该选项选中后,在下面的图框中就会显示当前变化转折点的频率曲线,随着转折点的不同,该频率曲线也会变化。这样一个完全自定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滤波效果就完成了。前面还有两个参数没明确,一个是Morph(变形),另一个是Precision Factor(精密系数)。$ U/ p$ u1 A. }7 S5 E. \
Graphic Equalizer(图形均衡器): Cool Edit Pro的图形均衡器是用FIR滤波器来实现的,它的优点在于在进行均衡处理时不会有相位失真(偏移),不像IIR滤波器那样会引起相位的变化。它有10、20和30频段的视图窗口,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比如你想要选择Q值高的均衡系数就选用30段均衡,一般用于只需对某一特定频段作处理的情况(除非你是均衡器的使用高手,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精密调节均衡系数)。或者简单一点用10段均衡,一般也已经够用了(适用于那些不善于调节均衡系数的人,我就是其中一个)。具体你自己看着办,或者折中用20段的均衡。10段均衡时,每个相邻频段刚好相差一个8度音,20段则差半个8度音,30段可想而知。具体的几个选择项我想也不用多讲了,从《教程》(上)看到这里也该知道了。还有一点,由于此均衡器采用的是FIR滤波器,它在低Accuracy(精确度)时不可能与你需要的实际均衡曲线相符合,而当你按下Graph Actual Response(实际响应曲线)后就能看到实际的均衡曲线了。
: s l' u" t$ \- }4 }- V8 | Notch Filter(槽带滤波器):也可叫做带阻滤波器。这个滤波器和上面讲过的滤波器可大不相同了,它的滤波频带非常窄,一般用于对某些特定频率进行处理的地方。如交流50Hz和60Hz的低频哼声,以及像电话机里的那种DTMF双音频声音,或者你所确定的某个频率。最多可以一次处理6个自定频段和2个DTMF频段(这两个DTMF双音频的频段是CE本身固定的),除了可以选择频段外,还可以选择衰减率(dB)。最下面的Fix Attenuations to的选项是用于固定衰减率的,你可以自己填入需要的分贝数,这样所有频段的衰减率都保持一样了。右下方还有个Notch Width的选择项是选择槽带的宽度的,你如果是用于去除交流哼声,那么应尽可能的减小带宽(如Super Narro),这样对原波形的破坏几乎为零。当然如果所要处理的频率不太确定,那就可以试试另两个选项(Very Narrow和Narrow)。
2 P: s6 J+ f5 c7 B9 ~ Parametric Equalizer(参量均衡器):Cool Edit Pro的参量均衡器采用的是IIR滤波器,在保持较快的速度的同时又能保证较好的图形分别率。现在有好多专业的均衡器都采用参量均衡的方法(包括硬件和软件),用参量均衡处理的音频在各频段衔接的连续性上比较好。大家可以看到它最多可以使用5个频段的参量均衡,左上方的图形视窗显示的正是有5个山峰的频率均衡曲线。它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滑块,分别控制低通和高通的提升衰减量,而低通和高通的截止频率由它下方的Low Shelf Cutoff和High Shelf Cutoff两个滑块调节(也可以在滑块右边的文本框直接填入数值)。对话框中左下和右上方标有“1”...“5”的滑块就是用来控制5段参量均衡的,序号相同的为一组(一个频段)。右上方的滑块用于调节增益(大小),左下方的滑块用于调节每个频段的中心频率,在它的右边标有Width的文本框内的数值是控制频带宽度的(也就是平常说的“Q”值),数字越大频带越窄,反之越宽。右下方的Constant Width和Constant Q选项是用于控Width的显示单,前者是频率值,后者是Q值。其他嘛,还有一些厂家预设参数可供选择。用参量均衡器处理过的音频理论上应该声音更自然一些。
{) X2 s" L6 h2 Q Quick Filter(快速滤波器):顾名思义是一个处理速度非常快的滤波器。从图中可以看出它的工作状方式与一个标准的音频均衡器相似。当你需要快速有效的对音频进行均衡处理时不妨用这个8段均衡滤波器(其实就是均衡器)。它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看到Lock to these settings only的选项没有,当它未被选中时,大家可以看到Initial Settings(初始设置)和Final Settings(最终设置)两个不同的标签(当然不同,标签名都不一样),这有点像FFT Filter(前面讲过的FFT滤波器)里的初始滤波器和最终滤波器,也就是说这里也可以设置两个滤波参数,一个初始设置和一个最终设置。它就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滤波(均衡)系数,时间是根据所选定的音频波形而定的。当Lock to these settings only被选中后,则两个标签都变成了(Locked),这样就只能使用一个滤波设置参数了。这个滤波器的另一个特点是输出增益可以在两个声道之间分别调节,你只要关闭(取消)Lock L/R的选项即可。此滤波器比较简单,一看就会。4 X( I( o( }* \. T# V% n/ I7 O
Scientific Filters(科学记数法的滤波器):这个科学滤波器能对带通、带阻、高通、低通提供多阶的IIR滤波,一看就知道漫难用的。我自己也是第一次使用这玩意儿(我很少用均衡器),下面还是来大概的讲解一下吧。从对话框左上方的图形视窗里可以看到一黄一红的曲线,其中的黄色曲线为Frequency Reponse(频响)曲线,红色为Phase(相位)或Delay(延迟)曲线(具体看图形框下方的两个选择项),在图形框的右下方还有Extended Range(扩展范围)选项,选中后视窗中的纵坐标(dB)范围会被增大(图29中已经扩展了)。再往下是滤波器的四种类型选:Bessel(贝赛尔)、Butterworth(巴特沃斯)、Chebychev 1和Chebychev 2。每一种类型的滤波器都有四种滤波方式,看看它们下面的四个按钮就知道了:Low Pass(低通滤波)、High Pass(高通滤波)、Band Pass(带通滤波)、Band Stop(带阻滤波)。下面还有一些参数说明一下:
. P1 [) M4 C" Y. r8 G; g, Q Cutoff(截止频率):适用于低通和高通滤波% P" S: v- L6 g# V2 T
High Cutoff(高端截止频率):与Cutoff一起适用于带通和带阻滤波8 l/ x* v9 }0 b9 w+ L! j3 U% U
Order(阶数):滤波器数量,多个滤波器连用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阶数越大,频响曲线斜率越大,但是相位和延迟失真也越大* u# n7 _4 F& d7 t7 z
Transition Bandwidth(转换带宽):这个选项也是调节滤波曲线的斜率的,选中后Order就会自动屏蔽,不过调节的时候很难理解,还不如使用Order来的方便。
, D% G! s5 f! s+ P* F& f Pass ripple(传送波纹):控制频率截止点附近的不需要的频率的提升和衰减,一些高阶的滤波器允许你最大限度的输入波纹的大小(增益),衰减后就会出现一个波(峰),Actual ripple是显示实际波纹的大小的。1 ]7 N- v5 y% n
Stop Attn(阻带衰减):用于调节阻带(不需要的)频率的衰减量。
* O y" E; s! s 由于不常用,所以其他也不多说了。
+ h% k( _. [& K. m, l Noise Reduction(降低噪音):在菜单里还有四个选项,下面将分别讲解:. m# u( B& V, j& B% j, u$ s, W, s
Click/Pop Eliminator(咔嗒声、爆破音、噼啪声排除器):出现的对话框。这个杂音排除器可以自动为你寻找当前波形所选区域中的咔嗒、噼啪之类的声音,并清除。左上角的图形视图中的绿色曲线代表查找阈值,红色曲线代表排除阈值,当你按下Auto Find All Levels(自动查找所有电平)后曲线的形状就会根据当前波形的情况改变,当然在自动查找之前你还可以预先设置Sensitivity(灵敏度)和Discrimination(鉴别率)参数。也可以只按Find Threshold Levels Only查找阈值电平,当然效果没有Auto Find All Levels好,如果有足够的经验的话可以在Max Threshold(最大阈值)、Avg Threshold(平均阈值)和Min Threshold(最小阈值)中试试手动改动阈值电平。选中Second Level Verification(二级验证)可以更好的处理类似萨克斯、女高音人声、小号、军鼓之类的声音,以防止误认为是杂音(Click)而被排除。如果音频中有个比较大的爆破音,那么应该试试Detect Big Pops这个参数,填入相应的数值,会得到不错的效果(如果这个爆破音实在太大了,那也没什么效果了)。下面还有一些选项讲一下:Pulse Train Verification是打开脉冲序列验证的选项;Link Channels经常看到的,是关联左右声道用的;Smooth Light Crackle是平滑所选区域的噼啪声的选项;Multiple Passes相当于级数的意思,在这个处理过程中,采用几级处理(杂音越多、越大采用的级数也越大,否则效果不佳);FFT Size则是调节FFT尺寸的,当处理的效果不佳时,可以适当增大此数值,一般取值在32时效果已经还可以了,32到64数值尽管用,如果数值太大(如512)可能会引起低频失真;Pop Oversamples是在修理Click时提供它(Click)一点额外的缓存空间,在Click的左右边界的基础上向两边扩展,当处理效果不理想时,可以增加此数值。特别适合变化缓慢的Click的消除,但是若数值太大,则在去除Click的地方会出现扭曲(失真)。当被处理的音频波形中出现连续两个(非常接近)Click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Run Size的数值在两个Click之间增加一个顶点,当顶点达到一定的要求时(手动调节Run Size的数值),两个Click看起来会像一个Click一样,这样便于处理得到更好的效果。
0 u8 @* M3 \ V. k- h$ { Clip Restoration(消波修复):这个功能比较简单,就是将已消波的音频修理一下,使它不至于消波的太明显。它会在消波处自动填补一个能跟原有波形很好接合的波峰。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在Input Attenuation处输入衰减量(dB),肯定是负数,除非你想让消波更严重。Overhead的数值不能太大,否则包括消波附近的波形衰减太厉害,一般在1%到5%之间,但千万别是0%,否则根本就没效果。Minimum Run Size的取值跟Overhead一样从最小开始,能小就小,否则易出现“咝”声。FFT Size的取值刚好相反,取值越小越易产生“咝”声,越大去消波效果越好,但太大则会花费太多的时间,一般大到40就可以了。2 y, T1 {% [, Q0 h7 `
Hiss Reduction(消除咝声):出现的对话框。FFT Size的数值一般可在3000到6000之间选择,如果太小(小于2048)处理速度是很快,但是在某些地方(例如音乐中的滚镲声出现前)可能会出现微弱的类似“哗哗”的声音,有时还会发生类似镶边效果的声音,如果取值过大(大于12000)可能会引起大量的“哗哗”声。Precision Factor(精度因数)的数值决定了去除Hiss噪音的精度,较大的值能得到较好的效果,不过处理速度会慢些,通常在7到14之间选择。Transition Width(转换宽度)的数值决定了在去除Hiss时的快慢程度,数值如果设的太大,可能在处理完后还能听到一些Hiss声,但如果又太小,则在背景里可能会听到一些人为造成的类似“叮铛”的声音。而Spectral Decay Rate(频谱衰减速度)的值若设的太小,背景可能会有一些类似气泡效果的声音听到,如果设的太大(大于“90%”),则又有可能会在音频波形中增加一些不自然的拖尾和混响,最佳值应在40%到75%之间选择。Reduce Hiss by大家一看便知是降噪的额度(dB),取值一般在6dB到12dB之间选择,太大(大于20dB)将会产生扭曲(听起来象是没有了高音和低音的音乐,而且变化缓慢,软绵绵的无力)。按下Get Noise Floor将会在视图中得到当前被选中波形的底噪曲线,它右边文本框内的数字是设置该曲线在整个频带内的分割点数的。再往右的Hi(高)、Med(中)、Low(低)三个按钮是用来复位曲线的,分别复位在高中低三个位置。左下角的Noise Floor Adjust(噪音地表调节)用于调节噪音地表的高低,越高去除Hiss越明显,太低则没有效果。/ u- V: v9 p# t
这个咝声消除工具使用时没有一个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值可套用(从没有厂家预设参数值就可知道),全靠自己慢慢的通过试用不同的参数实践出来,只要有耐心一定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 c' l8 V# \: a5 E3 ] Noise Reduction(降低噪音):这个降噪工具是属于采样降噪法的一种。也就是将噪音信号先提取,再在原信号中将符合该噪音特征的信号删除,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几乎无噪音的音频信号了。当然说说容易,实际操作时还是蛮复杂的。具体可以参阅《Cool Edit Pro 1.2降噪器技巧》这篇文章,非常详细的介绍了CE自带降噪的使用技巧。在这里先归纳一下:要想取得好的降噪效果,首先原音频的开头部分(或者末尾)要有一段相对较长(当然短一些也是可以)的纯噪音区,然后将这段噪音区内比较平稳的部分选中(噪音区越长,相对平稳的噪音也越容易得到),然后按下Get Profile from & |
|